新年新目标,成为比成功更重要 | 开工第一天
春节后开工第一天,你的新年目标设定好了吗?据福布斯杂志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,几乎每个人都会在新年伊始许下愿望,但通常只有8%的人实现了这些目标。那么,我们还有必要在新的一年立下flag吗?中国还有句古话叫做“事以密成”,我们应该公开自己的新年目标,还是要偷偷努力,然后惊艳所有人?
中欧组织行为学助理教授郑雪从心理学的角度,回答了这几个关于目标设定的问题。她认为,设定目标可以给个体带来意义感和目的感,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。另外,提前官宣目标确实不利于目标的达成,但是我们可以将愿望分享给志同道合的人。
大年三十的晚上,像往年一样,我拿出了精心挑选的崭新的小本本,在第一页写下了新年的三大目标:
- 减肥5公斤。
- 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。
- 不熬夜。
就在我充满希望地展望2024年的时候,我翻开了2023年的笔记本,赫然发现,去年的目标,我一个也没有实现。
我不是一个人。福布斯杂志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,几乎每个人都会许下新年愿望,但通常只有8%的人会实现这些愿望。既然这样,那我们还有必要在每年立下新年的flag吗?
接下来,我会从心理学的角度,打破大家常有的关于目标设定的一些迷思。请你放心,这不是一篇教你自律的鸡汤文。
01
问题一:是否应该设立新年目标?
答:目标,有比没有好
① 新年目标设定是一项浪漫又美好的仪式,因为目标是连接现在和未来的桥梁。心理学研究指出,目标包含三大部分:人们对于现实不满意的部分,对未来理想化的自我的信念和期待,以及个体想要改变和实现的动力。通过定义可以看出,它给我们一种意义和目的感,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,让我们感兴趣并投入其中,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提升我们在新一年的整体幸福感。
② 目标设定会带来一种非常健康和积极的情绪:希望(hope)。希望的定义是,个体追求目标时拥有的精神动力(指向目标的活力)和追求成功的路径规划(指向目标的计划性)的总和。希望是人们心理资本的重要构成部分。正如著名积极心理学家Snyder曾经说过:希望是“心灵之彩虹”。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,希望会给我们的心理、生理以及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。
在心理上,临床心理学研究发现,希望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,希望与抑郁和狂躁是负相关的。在生理上,希望甚至和高血压以及呼吸道疾病是负相关的。在一个有趣的实验中,Snyder发现当被试者具有较高的希望情绪时,他们把手放在冰冷的水中,更能忍受冰冷带来的疼痛感。在工作中,Unger的研究团队通过回顾近40年的创业实证研究总结道:希望和创业者的创新表现以及创业企业的成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Luthans和Youssef发现,企业领导的希望与部门的绩效、员工满意度以及员工的留存率之间有正向的关系。
建议:享受目标设定的仪式感,设立符合内在动机的目标
既然目标的设定帮助我们连接现在和未来,我建议大家还是要设立新年目标,尽情投入畅想未来的积极情绪中。但是我们不要流于目标设定的形式主义,随波逐流,用他人的期望来定义自己的目标。
根据自主性支持理论(SDT)建议,人们对于那些有着外部动机的目标,即为了寻求他人的认可和肯定而设定的目标,很难坚持和实现,即使实现了,也无法感受到真正的满足感。比起为了寻求外部的肯定而设定的目标,符合内在动机的目标更能激发自己的动力,因为这些目标与一个人的真实自我、兴趣和价值观是一致的。我们很容易为了社会和家人的期望而去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,比如30岁一定要结婚,为了父母一定要考公考编,为了追回前男友一定要瘦身,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一定要让公司上市,等等。
心理学家Lyengar和Lepper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,在实验中,他们邀请了7~9岁的美国儿童以及华裔儿童玩拼图的游戏。在玩游戏之前,他们把这些儿童们分成了两个实验组,一组儿童自由选择想要玩的拼图游戏,一组儿童由母亲来指定一种拼图游戏,拼图游戏的难度和内容都是相似的。实验结果发现,美国儿童在自己选择的游戏中表现得更出色,而华裔儿童在母亲指定的游戏中表现得更出色。这个实验说明了社会期望对于华人的重要性。然而,在新年之际,我希望大家能扪心自问:这个目标是否真正符合你内心的渴望和追求?你是否愿意为之投入时间、精力去实现?
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过:"Your vision will become clear only when you can look into your own heart. Who looks outside, dreams; who looks inside, awakes."(只有当你看向你的内心时,你的愿景才会变得清晰。那些向外看的人,做着梦;向内看的人,觉醒着。)
02
问题二:是否应该公开自己的新年目标?
答:目标,不发朋友圈比发朋友圈好
有了目标之后,需要官宣吗?根据心理学的研究,我建议你不要官宣。
① 目标官宣后会有种已经完成一半的“飘飘然”的幻觉。心理学家Gollwitzer发现,向他人公开自己的目标后,人们会认为自己快要成功了。Peter在他的实验中发现,将目标大声说出来的实验组对象,平均33分钟就放弃了目标;而在对目标保持沉默的实验组,人们45分钟后还在朝目标努力。针对这一现象,心理学家Lewin解释,大脑会误以为“说过就代表做过”。
② 目标变成了“人设”。我们常常在朋友圈看到有些人嚷嚷着要当瘦身达人,有些人要成为成功的创业者,还有些人要成为优秀的心理学家。心理学家Gollwitzer将这类宽泛的目标,定义为身份相关的目标,即我们常说的“立人设”。这种类型的目标,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做,只需要他人简单的点赞和认可,我们内心就会觉得“哇,他们都认可我符合这样的人设,我很开心。”有了这种满足感,我们就失去了继续实现这个目标的动力。于是大家看到,那些公开立志瘦身的人,往往并没有管住嘴、迈开腿。
③ 目标一官宣,外界的监督压力倍增,不如干脆“摆烂”。诚然,通过“讲出来”让外界共同监督能够推动自己不断进步,但是过多关注的目光就会让自己不自觉地产生压迫感,为自己即将要被打脸而感到压力,反而影响目标的实现。有研究表明,压力激增导致皮质醇的水平上升,进而会影响人的决策过程,让个体更倾向于依赖习惯性的行为,不想改变,俗称摆烂(Smeets et al., 2019)。
建议:目标可以分享,但只分享给“懂你”的人
中国有句古话:“事以密成。”目标没必要大张旗鼓地在朋友圈“官宣”,但是我们可以分享给志同道合的人。有研究表明,目标听众(goal audience)的地位能够显著影响个体的目标承诺(goal commitment)。当目标听众处于被我们尊敬的高地位时,更有利于触发我们对于目标实现的决心,进而有利于目标的达成。也就是说,把目标讲给上级、职业导师或者你尊敬的人,他们不仅能够帮助你明确目标的可行性,给予好的建议,同时也能激励自己不断进步(Klein et al., 2020)。
当然,这也取决于个体的性格,如果你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,这种期望焦虑很可能会让你压力倍增,反而影响目标的达成(Street, 2002)。对于这类敏感群体的最好建议就是,埋藏在心里以减轻自己内心的负担。如果觉得追求目标的过程太孤单,可以寻找对应的社群或者支持小组,这样可以得到同伴的激励,缓解在追逐目标过程中的孤独感受。
03
追求目标的态度:“成为”比“成功”更重要
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,我们都在谈论着KPI、OKR,我们都变成了结果导向的人,仿佛只有成功才值得庆祝。回顾我的2023年,我没有达到设定的目标,没有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,反而被拒稿了N次,但是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,我又做了一些有意思的心理学实验,在课堂上观察到了学生们有趣的心理行为,对心理学研究又有了更深的领悟。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剧本大体如此,大多数时候,我们是无法达到心目中的那个理想的目标的。
那么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追求目标和自我实现呢?那就是抱着“成为”而不是“成功”的态度。米歇尔·奥巴马在她的自传《成为》中说过,“成为”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到达某个位置或者达到某一特定目标;相反,我认为“成为”应该是一种前进的状态,一种进化的方式,一种不断朝着更好的自我而奋斗的过程,这条道路没有终点。
在新年来临之际,我想送给各位同学和读者一句我非常喜欢的名言,它出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·德韦克(Carol Dweck): "Becoming is better than being."(永不放弃的持续成长,比成功实现目标更加重要。)